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大佛分會

熱心奉獻倫理的里長伯—楊信勝    作者:張月娥

 
    兩年前,大佛分會來了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者楊信勝會友,社區住戶尊稱「里長伯」。「和藹可親」這四個字運用在里長伯身上,最貼切不過,健談有條有理,親切的表情,帶著微微的笑容,讓人不自覺與其親近交談,社區住戶讚許兩年多來,從未見他不悅心情。每天五點起床,夫妻倆手牽手到社區外圍散步,鰜鰈情深,如膠似膝,令人稱羨!教養子女成就非凡,孝順更是不在話下,每當假期來到,兒孫滿堂,非常熱鬧!
        有一天,傾聽里長伯談及擔任里長時的辛苦歲月,發生狀況無奇不有。諸如:里民家裡遭竊、夫妻失和爭吵不休,住戶各執一詞互不相讓,里長只得充當和事佬,以免雙方失去理智動手傷人;半夜車禍釀成死傷事件,里長得配合警方出面處理。里長伯還語出驚人,有一天,夜深人靜之時,發生年青人鬥毆事件,甚至造成一方當場喪命。里長伯獲報緊急趕至現場,配合警方製作筆錄,並通知家屬聯繫葬儀社,處理妥當時,天色已明,整晚就此無法閤眼休息。甚至有一次,發生少年持刀互毆,竟然將對方頭顱砍下,里長伯趕到,眼見血淋淋駭人事件,嘆息年少不經事,闖下大禍自毀前程,父母怎不痛心呢?驚悚畫面讓他至今仍餘悸猶存,久久無法抹滅。
        里長伯雖已卸下里長職務,但關懷左鄰右舍、噓寒問暖、樂善好施之精神依舊不變,在社區裡是受人尊敬的大家長,耳聞那家鄰居有難,立即前往關懷探視。甚至兒女寄回水果、名產等食品,都給與左鄰右舍共同分享。尤其身為倫理會友之一員,實踐「光明開朗、和諧友愛、樂意工作」的奉獻精神,在社區裡廣結善緣,招募六名會友,是社區裡名符其實的倫理實踐者,會友學習的典範。每星期二早會,會友們早起、有志一同,在社區一樓聚集,搭乘里長伯的愛車,一同前往分會參加早會,展現實踐倫理的決心,里長伯學習倫理的精神,瞬間感動社區住民,這是多麼令人溫馨與感佩的力量。真正在日常生活中,體會與領悟的成果,里長伯夫婦誠懇待人,與鄰居和睦相處,確實在實踐力行中,去體會、去領悟、結善緣、種善果的鐵證。里長伯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,這是他的健康之本,家庭美滿的關鍵,光明開朗的地方,人和物都會聚集,因為這是快樂的園地,幸福人生的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