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    教師節的省思    
今天是至聖先師孔子二千五百七十二週年誕辰,政府為了紀念這位「學不厭、教不倦、有教無類」的萬世師表,特將此日(九月廿八日)訂為教師節。其目的在激勵嘉勉教師們要以孔子的教育精神,作為教育效法的典範。
《師說》韓愈: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。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。」教師,指的是一種社會教育角色,及該角色的承擔者。廣義的教師是指傳授知識、經驗的人,狹義的教師是指曾受或專門教育,從事教學工作的人。教師是一份良心職業,當教師應該有教師良知及自覺,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模範楷模。教師內心要時時存者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」的充實感,且感恩教學相長的受益,和能跟一群有緣的單純學生一起生活學習是多麼幸福快樂啊!
中華民族歷史文化,至孔子始集大成,故曰:「天不生仲尼,萬古如長夜」,國父孫中山先生手創三民主義的本質是倫理、民主、科學,而民主與科學必須以民族倫理為中心,唯倫理道德的基礎鞏固、國家民主發展才能達到完美。
今昔的教育氛圍已經完全不同,社會上功利主義風氣瀰漫,少子化後家長的意識抬頭,3C產品時代學生獲得資訊知識垂手可得,禁止體罰已入法,教師唯有付出更多的愛心、信心及耐心去教導學生的知書達禮,並充實自己教學內容及技巧,以減少師生之間的衝突。
身為倫理講師,更要效法孔子的教育精神,誨人不倦、學不厭,循循善誘的方法及敬業精神,使我們學習受益良多,並以身教及言教一體,重視家庭倫理,改善社會風氣,創造社會新的倫理里程碑。
【每日一得】為天地立心、為生民立命、為往聖繼絕學、為萬世開太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