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老、服老、心不老
隨著歲月增長,人的心態、觀念、價值觀,甚至生活及飲食習慣,都會有所改變,變得更務實,也更貼近生命的本質。
李太太今年剛滿65歲,好不容易從職場卸下工作的重擔,卻遇上心冠肺炎來攪局,原本計畫退休後能出國旅遊度假,如今恐怕短時間內是無法成行了。她也不想浪費好不容易得來的閒情逸致,於是內心開始忖度:「我能做些甚麼呢?」
首先在外觀上,過去要上班,基於禮節與整潔觀感,必須擦脂抹粉打扮、穿著得體,如今人人戴上口罩遮住半張臉,乾脆就清湯掛麵、不施粉末、穿著輕便,甚至連頭髮也不染了。既然老化是必然,那就大方接受自己「樂齡」的新身份,簡化生活,認老、服老,但是心不能老喔!
其次,為自己安排悠閒的學習課程,例如:上手機電腦課,學怎麼取景、製作旅遊影片,為未來的旅遊預作準備,期待屆時留下美好的回憶;到運動中心運動,鍛鍊好體力,對抗病毒兼儲備好肌力;跟老師學彈烏克麗麗,熟悉旋律老調重彈,讓自己的心一下子飛揚了起來。有興趣卻無壓力的學習,有助樂活人生!
接著,正式投入志工團體的服務行列,到各企業或學校宣揚敬老、陪老的重要性,未來即將面臨超老齡的社會型態,企業有社會責任,而家人更應該負起照顧陪伴的責任。她以初老的身份分享臨老的心情,期待共同營造祥和的人際互動。
還有時間,就陪著老伴,善用政府敬老卡的美意,坐公車、捷運還有計程車,到處趴趴走。兒孫自有兒孫福,親朋好友有緣就多聚聚、無緣就隨它去,暢意生活靠自己,放心、放手、放下!
【每日一得】善用生命的價值、付出能力,手心向下必定成為有福氣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