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如教科書似的人類幸福之路
      我們翻開《人類幸福之路》研讀,確實內容較為深奧、僵化、難閱讀。一般讀者都希望是一邊閱讀,一邊將有所啟發的摘要記錄下來,能夠實際上感到共鳴或能夠深刻反省,珍惜心靈觸動的閱讀方式。
如果能不斷確認文章內容、含意,活用於追求活得更好的實踐中,就可說,《人類幸福之路》的這本書籍應該已能充分做為讀者的生活指標。
《人類幸福之路》就是以所有人都能讀得懂的簡單文字寫出。然而要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圖或撰寫的內容卻不容易,而背後又有深遠哲學為支撐,想要能更深入學習都需要有相當的錘鍊及耐心。
《人類幸福之路》領域包含有哲學,因此書中蘊含相當多的邏輯性。讀者必需優先投入感性及情緒,並非只是瀏覽或以跳讀方式。必定要仔細盯著「一字一句細細咀嚼、深入品味」才是真正的閱讀。
《人類幸福之路》有著經得起各種閱讀方式的品質,直白的閱讀是找不出它的真正價值的。這類似古典的書籍,是很久以前寫的書,但直到現在還經常被閱讀,而且至今還可以在生活中取得共鳴。
 一本書如果不經歷一段時間的風雪,標準和模式是不會被建立起來的。人類是可以創造出文化的唯一生物,這不僅僅順乎自然、遵循自然地活著,而是「運用智慧發揮創造力,對自然下工夫,創造尋求生活的充實」。人類是生命的產物,所創造出來的一切都是文化。
     《人類幸福之路》書籍的學習是將「過去的事件作為鏡子來對照」,活在當下磨練自我,為了成就當下的自己,必須要虛心坦誠活用於實踐中。
譯自:倫理研究所叢書 
【每日一得】純粹倫理若是缺少了實踐,就只不過是紙上畫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