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到八月是學生的暑假,回鄉探親或計畫旅行的人也不在少數。對孩子們來說應是個很長的假期,此時父母應如何留意及安排這長假期呢?
平時每週有五天的時間都過著上學生活,而暑期中必需「天天都要準備餐點」「孩子生活變得不規律」「作業不按時書寫」父母也增加了很多費心的事。
「養育孩子沒有捷徑、但有原則」、「子女是演出父母心理的名優」,父母與孩子不僅只有臉頰或體型相似,外觀看不到的部分也會緊密連接,父母的心境和行為的互動,都會深刻在孩子內心而反映在行為上,幾乎是到了有趣的程度。
「父母間不和諧」「家庭生活氣氛不佳」,孩子回應父母的態度也會很冷漠。孩子的成長是隨著父母間「相互尊重、溫暖對話」的背影而學習來的,所以父母要相互傾聽並樹立榜樣,有耐心的引導孩子。
假期間和孩子的相處,不應從一大早就是負面語言開始:「快點起床」「不要再玩遊戲」「趕緊寫作業」。假期一開始不妨和孩子共同規劃「假期生活課程」「郊外踏青」「夜宿旅遊」。作業中的自由研究題目,盡可能的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,中途不要有太多意見或幫忙,應該守護關注孩子們到完成作業為止。
幫忙家務的習慣應從小養成,尤其是孩子自己的生活空間應該由自己負責。養成日常生活習慣,指導「仔細思考後、再作出行動」,即使途中遭遇失敗也都是學習,期待新學期孩子的行為能力有所成長。
孩子有好幾個學習階段,有些習慣養成後將很難改正。家庭生活規律應確實從小養成,應有的禮節、秩序一定要好好遵守,尊重孩子更應獎懲分明。
譯自:日本倫理研究所《新世月刊》
【每日一得】父母的身教言行是子女最重要的榜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