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 奉獻的價值
   醫師是腦神經內科專科醫師,因緣際會從花蓮慈濟醫院轉調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,接觸到的病人多數是老人,不外乎有中風、失智症或是巴金森氏症。因失智症在醫學上的治療效果有限,但家屬若能及早警覺帶去就醫,不僅有助改善生活品質,對失智症有正確的認知,進而能有同理心去照顧病人。醫師不僅要醫治病人,也要體會病人家屬的照顧辛苦,取得家屬的信賴,讓他們能打開心扉,幫助學習獲得更好的照顧方法。
在九年前醫師的父親一百歲辭世後,他發現母親的日常生活出現了異常行為,母親開始會藏東西,對金錢的使用也遲鈍了。當時醫師正極力推動社區失智關懷,成立多處據點,而且取用正向的名稱為「記憶保養班」。關懷據點遍及南台灣的各鄉鎮,每星期醫師都會輪流去「記憶保養班」與老人家互動,並且與家屬座談交流,藉此聽取不同家庭的照顧模式以及家屬的心情感受。他不只在醫院看診,也深入社區是視病猶親的好醫師。
尤其他的母親在晚年也罹患了失智症,醫師多了病人家屬的身分,自然更能體會照顧者的心情與感同身受的心境。母子倆童言童語的日常互動,顛覆許多人對失智的恐懼,失智是一個退化的病症,這退化是不可逆的,接受退化的事實並找出還沒退化的部分,比如母親愛唱歌,就陪著她唱會唱的歌,與失智母親互動的心路歷程,讓同樣家人有失智症的家屬做最佳的榜樣與典範。
看到醫師和奶奶的互動影片,感到無限溫馨感,邊看邊笑也邊哭,更感動醫師對母親那份珍貴真誠的孝心,無意間教導了我們要坦然面對、付出無求回報、用心陪伴,這些都是支持與撫慰失智者,安心有效且無副作用的良藥。
【每日一得】奉獻的價值就是利人又利己,付出不求回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