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需要關懷
關懷與被關懷是人類的基本需要。我們需要關懷自己,也需要被關懷。尤其在嬰幼兒時期有病痛,或衰老時更感需要。人很自然會關懷自己,在社會上,我們也需要關懷他人,如親人、朋友,甚至陌生人。除了關懷人以外,同時也要關懷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動植物、環境與大地。
生活中,每個人都需求充滿關懷的人際關係。回顧自己,在家裡,你是否感受到親人的關懷?有人記得你的生日嗎?在公司或社團中,你是否感受到來自同事或友人的關懷?當你哪天缺席時,是否有人注意到你為什麼沒來?這些都是對關懷的渴望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關懷。
伊朗電影中有一個宣傳短片,一位貧窮的父親帶著他的女兒,路過一家麵包店,由於口袋錢不夠,於是偷了一些麵包。他一轉身,店主就攔住了他。女兒無法理解,焦急地問父親發生了甚麼事。這位父親慌亂中頻頻道歉,卻聽到店主對他的女兒說:「好孩子,不用急,是妳父親買麵包忘記取回零錢了。」然後他數了數,把一些錢放在這位父親的手裡,好像甚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。父親悔恨無奈的低著頭走出店門。此時有一位在店裡的顧客,默默地目睹了這一幕。他說話了:「兄弟,你買的那包米也忘記拿了,請收下這個。」幫助窮人和有需要的人,卻又不傷害他的尊嚴和自尊,這是一種真誠的關懷,對陌生人的關懷,也是一種良善的美德。
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說:「關懷是人類的一種存在形式。我們時時刻刻都生活在關懷之中,它是生命最真實的存在。」人人有關懷的一顆心,那麼這社會自然充滿祥和與幸褔。
【每日一得】先學習關懷自己,才有餘力關懷別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