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社會福利
台灣因為人口結構變化,已進入高齡社會時代,由於人口老化產生許多問題。勞動力不足、社會的安全體系難以為繼,及長期照顧的人手不足,所以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展各項福利服務。在經濟安全、健康維護及生活照顧方面都努力做好服務。讓中低收入的老人,能夠獲得經濟上的補助,維持基本生活。並且廣設社區照顧關懷據點,促進老人對社會的參與,落實提升老化活力之政策目標。現今的老人在各種福利照顧中都能快樂的生活,但是人心永遠都是無法滿足的,得到了還要更多,將福利當成理所當然,甚至造成怠惰,依賴社會福利過生活,這種情形比比皆是。
有一天坐公車,到了招呼站,因為沒人招手公車直接開過去,剛過站看見有人突然招手,於是司機馬上停車。這時一位婦人慢吞吞走過來上車,一上車就對著司機大聲開罵:「你眼睛瞎了?沒看到我要坐車。」司機委屈的說:「妳沒有招手啊!」,「沒招手也要停車,因為我是老人。」司機說:「我又不知道妳要搭車。」,「你就是瞧不起老人!如果我有錢就會搭計程車,何必來擠公車。」司機雖然生氣,還是保持職業道德不還口。而那位婦人還是嘮叨抱怨:「政府給的錢那麼少,連每天打牌的錢都不夠。」聽到這番話真叫人感慨,過度福利養出人性的貪婪,把社會福利當成個人應得的財富,真是要不得。
我們有幸活到老年,還能得到社會福利的照顧,過無憂無慮且快樂的生活,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面對老化也要遵守倫理,做一個讓人尊敬的長者,千萬不能倚老賣老,認為享受福利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【每日一得】面對老化,也要做一個有尊嚴的長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