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73855定律」
70年代初期,美國心理學家麥拉賓提出「麥拉賓法則」,主要立論是說:當我們評斷一個人說話時,根據「語言」得到的訊息(談話內容、言詞的意義)占7%,從「聽覺」得到的訊息(聲量、語調、抑揚頓挫等)占38%,透過「視覺」得到的訊息(外在、表情、動作、態度等)占55%。60年前美國首場的總統電視競選演說,甘迺迪總統就是贏在這55%。
倫理講師要受倫理專業的培訓,講話時首重態度要誠懇,理念要純真,儀態要從容優雅,講話內容要生活化,才不會讓人覺得是胡說八道,著實有別於ㄧ般的方便講師。倫理講師透過一場場講話經驗的累積,每位講師都各有不同的風格,最大的相同點是不油不膩,不譁眾取寵。因爲倫理會的講師上台是講話而不是演講。
一場震撼靈魂叫好又叫座的演講,一定是運用7、38、55定律,成為非常成功的演講者。而倫理講師每一場的講話,讓會友感動而願意在生活上做改變或改善的,就很值得感謝。
很多人以為上台講話就是講一些冠冕堂皇的話,其實優秀講者的基礎要素,不是措辭優美,亦非口若懸河,而是「真實」。講述真實的事情,展現真實的感動,傳遞真實的祝福,真心誠意的跟現場觀眾交流,而魅力就來自於這樣的真實。李聰熙老師最忌諱講師一上台就說:「我都沒準備。」,這種心態不是太自信就是太自卑,台語叫做「假先假達」,讓人有不真實的感覺。
上台觸動人心的「真實」,是可以透過事先的準備及後天訓練培養的。真心感謝有倫理講師的培訓制度,及發揮的舞台。
【每日一得】定律雖美好,做人做事更要真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