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誰說「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」?
辛棄疾說:「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」,我們常用這句話來安慰遇到挫折困境的人。其實這句話更早出現在晉書羊祜傳:「天下不如意,恒十居七八,故有當斷不斷,天與不取,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。」這句話原來的意思,並不是用來嘆息人生或安慰別人,而是說「決定做一件事,即使成功的機率並不高,但也不能因為害怕失敗就優柔寡斷,凡事應當機立斷覺而行之,以免錯過時機而空留遺撼」。
當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時,總會不自覺的放大痛苦的程度和時間;但是遇到類似程度的好事情時,卻又常常壓抑快樂的感覺,而且高興的時間也持續不長。其實上天並沒有特別虧待我們,而是我們常常沒有善待自己。久而久之,我們就越來越不快樂,煩惱越來越多,自然會認為人生不如意的事多於好事。
我們會覺得「世上苦人多」的原因,其實不是衰事不斷,而是無法接受風險與困境,面對「得到」與「失去」,所產生的正向與負向的價值感,有不同的落差。也就是說「損失」帶給人們的副作用遠超過相同的「收益」效應;當原先擁有的東西失去時,其痛苦程度要遠大於未來重新獲得的快樂。發生一件好事所得到的快樂感,則常常遠不如失去的難過懊惱,以至於覺得痛苦多於歡喜。
所以要讓自己快樂多於痛苦的密碼,就在於只要遇到生活美好的事,就應該多多開心接納,而且盡量延長快樂幸福的感覺;當你遇到煩惱難過的事,就要減少傷心憂慮的情緒,早日提振精神。最重要的作法是:要及時從痛苦中解脫,建立信心、踏穩腳步、重新出發,離開惡劣的環境,讓自己找到新的契機。
【每日一得】上天並沒有虧待我們,而是我們沒有善待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