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車之鑑,後車之師
我們常在發生遺憾的事時,感嘆地說:「真是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啊 !」言下之意即是悔不當初,聽不進他人的建議,而落得苦不堪言的下場。
有一天,有一位父親跟他的兒子一同到林間漫步。父子倆在一個彎道處停了下來。父親問兒子:「除了小鳥的叫聲,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?」兒子仔細的聽了幾秒鐘後說:「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。」父親說:「對,而且是一輛空馬車。」兒子驚奇的問父親:「您怎麼知道那是一輛空馬車?」父親答道:「馬車越空,噪音就越大。」隱喻華而不實者,終將落人口舌。
兒子長大成人後,每當他看到口若懸河、打斷別人談話,還自以為是、目空一切的人,他就感覺好像是父親在跟自己說:「越沒內涵的人,越愛虛張聲勢。」所以,他學會傾聽,總是平心靜氣的與人對話,避免針鋒相對,上善若水,虛懷若谷,展現優雅的氣度。
要涉水過河的人都知道,需先投石測水深,水花濺得越高,表示河水越淺;相反的,濺不起大水花、聽不見落石聲的地方必定深不可測,須步步為營不可冒進。做人也是一樣,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,不可慌張躁進,以免讓自己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。舒曼特說:「急著走的人,看不見地上的釘子;煩惱的人,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雨果曾說:「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,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。」林則徐也說:「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。」意思是說,為人要向大海一樣有包容萬象的胸襟,若無私欲就什麼都不怕了。
【每日一得】他人的經驗就是我們最好的借鏡,要引以為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