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血緣的愛
童話故事經常有後母虐待非親生子女的情節,讓很多人有著刻板觀念,認為父親續絃,就是前妻子女苦日子的開始。不容否認大多數人會偏愛自己所生,忽視前人子女,但是也有比較疼非親生的例外,被領養受到用心照顧的孩子也很多,所以不能一竿子打落一船人,當然能夠疼愛非親生孩子的,就更難能可貴了。
看過一個遺失在森林的小女孩被母狼叼回家養的圖片,很不可思議,動物的愛也能跨越物種,母愛的天性是那麼的純真感人。另有一隻小鱷魚,和母鴨及一群小鴨同住一個山洞中,鱷魚身體捲成一圈守護著鴨子家族,讓人難以置信的情誼,只因鱷魚卵和鴨蛋一起被母鴨孵出來,就奠定了視母鴨如親媽的恩情,鱷魚本是鴨子的天敵,竟然能衍生出與鴨子和愛的親情。
自古也有受後母虐待卻仍盡孝道的非血緣之愛,二十四孝之一的閔子騫,在大寒天,後母只給他穿不保暖的蘆葦內裡外套,導致閔子騫冷得直發抖,被爸爸生氣一鞭打下去,就露出不耐寒的蘆葦,爸爸再看到兩個弟弟穿的卻是保暖的棉襖,氣得直奔家裡要休妻,閔子騫跪求爸爸,不要讓後母走,他自己受苦沒關係,如果後母走了,兩個弟弟沒人照顧會很可憐。懂事的閔子騫,寧願自己受苦以保全後母全家,後母懺悔從此就對閔子騫很好,凡有血肉的人能不感動嗎?
很多中國俗話是經得起時代考驗的,例如: 「生的請一邊,養的卡大天」,雖然不是懷胎所生,養育之恩也是無法用斗量,豈能不孝呢?對親生父母更應善盡感恩、報恩,才不會禽獸不如。
【每日一得】知恩圖報是為人最基本的德行,回饋父母的恩情應超越個人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