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杏林春滿的典範
   在現今功利主義瀰漫的社會,一位醫術高明又發揮醫德行善的醫師,會令人不禁肅然起敬。有句流傳久遠的中國成語:「杏林春滿」,是醫學界常被人引述的詞彙。其實此句成語,其典故來自一個感人的故事,主角就是末三國時期的傑出醫學家,名叫:董奉,當時有很多老百姓,尊稱他為「董神醫」。
董奉不僅精通於醫理及醫術,最可貴的是對於病情嚴重的病人之治療,非常用心且具有療效。當他在江西廬山行醫時,有一位患有嚴重皮膚病的人,看過很多位醫生,甚至有人嫌棄他又髒又窮,故不願醫治他。然而董奉卻熱誠地接納這位病人,先是讓貓狗用舌頭舔吸病人的潰爛皮膚,再用藥水小心翼翼地清洗傷口並敷藥醫治,經過幾次療程,病人的疼痛才逐漸減輕。此時董奉告訴病人,約二十日後皮膚會新生出來。後來果真如此,並使病人痊癒了,此事經街坊口耳相傳,使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。
對於病人,董奉不僅盡心盡力治療,且不收分文酬勞,但卻有一個要求,就是痊癒的病人,重病者須在他的住處周遭種植五顆杏樹,輕病者只要種一株杏樹即可。多年之後,董奉住家的前後院,每當春天來臨時,杏花盛開滿園,尤其當杏果成熟時,董奉更在杏林中設一糧倉,讓欲購買杏果者,可以用稻米換取杏果,而董奉更將這些稻米,用於救助貧困人家。
上述故事,說明董奉一生行醫,治癒了無數病人的苦痛,亦救濟了許多貧困饑餓的人,所以在民間留下「杏林春滿」的佳話。
【每日一得】「神醫」者,乃泛指醫術、醫德、醫福等均俱備的優良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