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念轉個彎,道路無限寬
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這句話人人耳熟能詳,確實是義正詞嚴,似乎是巔撲不破的真理 。個人的體會也許有不同的見解、看法,因為好壞判斷出自每個人的一念之間,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最清楚明白。人的思維有深淺層次、體會和各自該走的路,何況,強制改變不了人的心,我們不能夠以自己的思維、觀念,隨便去強加在別人身上,這是不合理、不道德的事情。
我們處在這個社會中,本著兢兢業業的堅守職責,或許難免有意無意的積非成是,變成不好的、不對的壞習慣,而不自知。我們都應好好自省、反思,拿捏自己的一思、一念、一行的動機是否純善?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,一切要先利他後利我,利人利己,以行中庸之道。不能以自己為考量,要善待他人,一起共好;對於矛盾或發現不足,不要畏首畏尾的逃避或視而不見,要善意相互提醒警惕,相互切磋激勵,才能精進不輟,達成雙贏的目標。
我們要與人為善,要用慈悲、祥和的心待人,不與人爭高低、不與人計較、不與人比較、不與人爭寵等,就從日常生活開始力行實踐,以善意善心的胸襟去對待周遭的人,更能將心比心,推己及人,勿存有分別心、私心、爭鬥心、執著心,從一步一腳印,步步為營,努力再努力,去提升良善的心性與崇高層次。
我們凡事對上以敬、對下以慈、對人以和、對事以真、對物以惜;不論對自己或對別人,都不要有惡意、消極、悲觀、灰暗的不良的意念或行為,待人接物要謙虛,所謂「謙受益,滿招損」。設身處地的思量如何去引導、激勵或協調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心態去質問,恨鐵不成鋼的去批評或責備。總之,堅定正念,去除人欲、存天理,相互溝通、協商,以圓融的心態去完善他人及自己 ,提升我們的涵養及修為,成為受人肯定,令人感佩的倫理人。
【每日一得】凡事不計較、不比較,心安理得,自然人生大道無限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