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朗愛和
作為純粹倫理基礎的根本實踐指標就是「明朗~光明磊落」、「和愛~和諧親愛」「喜働~樂在工作」等三項。將這三項指標加以精煉就成為「純情」的心境。
丸山敏雄先生大力陳述「明朗」的重要性,但是他嚴厲的說法令人訝異。並非內心沒有達到「明朗」的標準才「無論什麼都做不好」,而是因為內心「每一天每一分鐘都不該是憂鬱的」,所以不容易實踐。
「健康」這詞在此處,不單是指肉體,也是指家庭或事業。或許會讓人有奇異的感受。原本「健康」這詞在東洋醫學來說,就是「取得均衡狀態」。肉體自不在話下,家庭及事業等各項要素都能夠均衡發揮功能,應該就是能維持健全狀態吧!
「開朗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」、「不可悲傷、害怕、擔心」。因為人生的苦難是站在「以純粹倫理作為基礎的苦難觀時」產生。然而,我們很難時常保持開朗的狀態,偶爾也會沉沒在晦暗之中吧?
不過作者之所以要嚴厲敘述「每一天每一分鐘都不該憂鬱」有其理由。那是因為,如果自己內心晦暗,不只是自己無法順利行動,而且自己周遭的人們,也會被捲入負面狀態。
縱使是嚴謹實質又有道德、無可挑剔的人物,只要心靈欠缺光明就不能算是滿分。因為所謂真正正確的事情,就是要能同時拯救自己與別人,即是「共同完善」。
不過,雖然知道「明朗的心」很重要,即使想要長久保持也是極為困難的。尤其陷於「疾病、糾紛、消沉」時很難切換心情。因此我們要相信,愛不僅於人與人之間存在,也存在身邊的動植物,因為我們是生活在洋溢著「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」的愛的世界中。
譯自:倫理研究所叢書
【每日一得】凡是人類,就無法一生平順圓滿、完美營運,所以擁有明朗和愛的心,就顯得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