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到老、學到老
在當前知識爆炸的時代,充實資訊、網際網路、三C產品的能力不可或缺。多閱讀、多學習、多吸收新知、增進見聞、拓展視野,累積智慧和才能,方能立足於這個多元的社會,適應新的潮流,展開新的思維,創造美好的願景。
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博士就主張從實踐中學習,他曾經提出了「教育即生活,學校即社會」的名言。「世事洞明皆學問」,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」,人可以從生活中學習,成就一番擅長觀察的功夫,培養敏銳的眼力,發掘生活中形形色色及大千世界的美,讓生活更豐富起來。生活豐富厚實,必能左右逢源,更能提升「做人有品德、工作有品質、生活有品味」的美好人生。
西方聖哲曾言:「每一個人都必須用心讀好二本書,第一本書讀自己,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、性向、能耐,這樣才能夠演活自己,演好自己獨特的人生。第二本書就是讀自然,擁抱大自然,安排適當的休息和休閒活動,效法大自然。」也說明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,萬物乃吾師的道理。
的確,這是必修的重要課程,我們儒家思想講的是「天人合一」,老子也說:「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。」萬物的生死都要順其自然,人們在世間的生活更加要順其自然。學習,不是青少年的專利,壯年、老年人何嘗不需要永續的學習?「活到老、學到老」,學習如何保有健全身、心、靈的平衡發展,老而彌堅,老而不糊塗,老而有自尊;學習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充實、更有價值感。
學無止境,保持現狀就是落伍。所以要不斷地學習精進自己的學識與智慧,做最好的自己。「學人之智,修善自己」,「學最好的別人,做最好的自己」,「美好是屬於自信者所有」,更要學習做人處世,只為成功找方法,不為失敗找藉口,學習永遠不嫌晚,倫理人,大家一起來學習吧!
【每日一得】讀人學智慧、讀書學知識,讀環境學適應,讀世界開眼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