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為會說故事的人
有一位雜誌總編輯,在受訪的時候,說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。他說:「我訪問過上千位領袖,從台灣到世界各地,從企業界到政治界,我發現這些領袖都有一個共通的能力,那就是擅長表達。」
表達能力好,就能展現他的個人魅力,更讓人願意信服他。而具有說故事的能力,則是表達能力的進階版。有人問:「說故事不就是口才的訓練嗎?」其實,說故事是思想力的鍛煉,一個故事經過內心思考、組織架構後,透過口語表達,善用詞彙加上生動的肢體語言,才有卓越的說故事能力,吸引聽眾洗耳恭聽。
說故事,可透過黃金三工具:「心、剪刀、鋤頭」來鍛鍊。心,是情境感受力。你看到故事的核心價值是什麼?你如何用淺顯的文詞表達,讓聽眾能感同身受?剪刀,是裁掉廢話的能力,也是邏輯鋪陳的能力。你如何精準的抓住重點,不拖泥帶水,能有條不紊的說清楚講明白,讓人一聽就懂?鋤頭,則是你想要傳達的觀點是甚麼?除了讓人聽懂你說的故事,還要讓故事有思考的延伸,擲地有聲、扣人心弦,有所領悟。
藝術家的感受力很強,或許很會說故事,但是容易失焦;工程師敘事精準平鋪直述,卻少了語言的張力;演說家則能用抑揚頓挫的聲色,抓住人心。不同性格、職業的人,各自有表達能力的優缺點,也各有擅長與進步的空間,必須經過很多次的公開說話場合,才能摸索出即席說話的能力。
語言,確實是人際交流最有利的工具,如何能善用語言協助你達成順暢的溝通,以取得雙方一致的共識與信任,確實是需要練習的,那就從學習說故事開始吧!
【每日一得】擅長說故事的人,能直入人心產生共鳴,獲得好人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