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居行不行?
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,台灣在111年獨居老人共有47.7萬戶,比起10年前增加100%。目前全台高齡獨居比率最高的5個縣市是台東縣、花蓮縣、澎湖縣、基隆市、雲林縣。每個地區因為地形、氣候、族群、產業、文化等差異,各有不同的獨居風貌,但也都有各自的難題亟待解決。
「獨居」是場寧靜危機,它悄悄改變了我們的老後生活,雖然有些人迫於無奈必須一個人生活,但也有許多人主動選擇獨居,期待自主健康管理,過著自由自在的老後生活,不為後代子孫增添麻煩。獨居者以女性居多,因為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,且擅長於居家生活管理。當獨居是自主選擇時,當事人較會積極調整自己心態,如果個人社經資源足夠,對人生也有較多的滿足感。
相反的,若是被迫獨居、資源不足,則多數感覺心情鬱悶,就可能成為悲苦老人。全球已開發國家中有3成高齡者生活感到孤單,而住在長照機構者也有6成的人感覺孤單,所以有人照顧並不代表不寂寞,多數的老人還是期盼有親人的關心與陪伴。獨居、孤寂感、憂鬱,三者雖不相同,但在老者臨床上又高度重疊。
通常75歲是一個轉折點,關鍵並不在年齡老化,而是身體狀況變差,當發現體力恢復變慢、力不從心,感覺必須依賴他人,這個時候就會希望有子女同住或機構的照顧。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資源,重新思考城市與區域的軟硬體規劃。例如近年來提倡「青銀共居」,讓非血緣的老人提供住宅給年輕人住,而年輕人在生活上幫忙照顧老人;還有提供「高年級聚樂部」,只租不售的老人住宅,老人們彼此陪伴,創造新社群,也是另一種選擇。
【每日一得】每人家庭背景都不同,依照自己感覺最舒適的方式養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