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位值得信任的人
常人言:「人無信不立,信義為立業之本。」誠信是為人處事的根本,是要對一個人的言行負責任,也就是一言九鼎行事無愧於心。
孔子說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說明一位君子或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,心胸寬廣坦蕩,小人忙於算計患得患失,心懷憂慮有很多見不得人的秘密。所以一個人或企業要重視誠信才能功成名就,若抱持僥倖心態、虛偽造假、打算用瞞天過海方法,取得不當利潤,等紙包不住火時,終致後悔難以收拾,身敗名裂。現今詐騙事件層出不窮,大膽妄為之程度令人咋舌與遺憾,人心不足蛇吞象,貪婪的心態、誠信的不足、道德的淪喪,敗壞風氣作奸犯科等等,將換來牢獄之災,不可不慎。
最近到台中榮總,觀看一幅南投書畫大師李轂摩先生的墨寶:「做人難、難做人、人做難」感悟甚深。有幸為人要珍惜,更需要學習為人。孟子說:「若無方圓,無以成規矩」,可以把誠信奉為準則,「思想清清白白、品德乾乾淨淨,做人誠誠懇懇、做事實實在在」,言而有信,才能奠定信賴與信任基礎,社會建立三信心─信仰、信任、自信的觀念,才能確保繁榮進步。
相互信任是人際關係最堅固的基石,缺乏相互的信任,人格會破產,整個社會結構就會崩壞。人生路要走的穩健、踏實,不要有投機取巧的心態,要一步一腳印,分秒不空過,心寬天地寬何有不容?少計較就少怨恨、少煩惱,除了樂觀進取,更要以誠信待人、說話算話 ,才會得到別人的肯定與信任,才能會有光明的前途。
【每日一得】「信則成憂則潰」,能與信任的人同行,便能帶來無限的愉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