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清包裝背後的本質
生意人為了推銷商品,往往將產品包裝得十分精美,使有些顧客一時衝動買下來,甚至發生只留包裝品,而放棄主要產品,這種捨本逐末的觀念,實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有句中國成語:「買櫝還珠」,其典故出自古代春秋時期,楚國有一位商人,專門在販售珍珠,他為了易於推銷,特地用名貴的木材,做成精緻的小盒子,再把珍珠裝在盒子裡。當他到鄭國去兜售時,有一個顧客看到如此精緻的盒子愛不釋手,問明價格後,便立即買了一個,接著客人打開木盒,卻將裡面的珍珠還給了商人。這種舉動讓商人當場傻眼,而後人對這位只要木盒卻放棄價值非凡珍珠的顧客,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談,並以「買櫝還珠」來形容這件買賣交易。
這種被外在包裝所迷惑現象,也發生在現今社會。某企業公司的老闆,十分迷信高學歷,當他打聽到MBA(企管碩士) 很了不起時,便邀請國內某著名大學的MBA班即將畢業的同學,到他們公司辦理聯誼活動,並於同學畢業後,錄取了十位該班同學到公司服務。相對的原本公司內部的幹部,卻很多遭受降職,或被這些MBA取而代之。
經過半年時間,事實證明這些空降MBA,除了理論知識較強外,實際工作能力卻遠落後於原來幹部,因而造成公司業績大幅下滑,讓老闆深感自己只看到MBA學歷亮麗的外表包裝,卻未看清其能力本質是否適用於該公司,而後悔不己。
註:「櫝」藏東西的小匣子。
【每日一得】明智的人,不要被外表的包裝所迷惑,應看清事情的本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