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志堅定,邁向順境
古聖先賢對於「立志」特別重視,認為是一個人畢生成敗的根本。孔子告訴我們:「三軍可奪帥也;匹夫不可奪志也。」意思是說,三軍統帥的成敗,靠的是統率的人,這是操之在人,不能全由自己掌握;而個人是否立志,完全操之在我。操之於人的可以被剝奪,操之於己的只要能堅持,永遠是他人剝奪不了的。一個人倘若不能立志,終身就毫無目標,茫茫然不知所為何事,因此明朝王守仁非常懇切的說:「志不立,如無舵之舟、無銜之馬,漂蕩奔逸,終亦何所底乎。」不能立志的人,總是心神不定,漂漂蕩蕩不知所止。
立志,首先要確定與自己個性相合的目標,效法古聖先賢,做一個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」的男子漢,只要有明確的目標,就勇於實踐;想達到人生的理想目標,要經過許多困難險阻,所以孟子告訴我們說: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其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」意即在困境環境,不論軀體遭受任何折磨,均需動心忍性,破除困難,要做到「志之所趨,無遠弗屆;志之所向,無堅不入。」能夠臻達這樣的境界,有誰能剝奪我們成功的機會呢?
戰國時代越王勾踐矢志復國,十年艱辛臥薪嘗膽,終能收復失土,完成了復國心願;東漢馬援曾云:「丈夫立志,窮當益堅,老當益壯。男兒當死於邊疆,以馬革裹屍還葬,豈能臥於床上,死於兒女之手中呢!」
人生,一分精神一分事業,一個人先要立志,還要持志,更要持之以恆,依目標前進,最後一定會如願成功。
【每日一得】立志要堅定,朝著理想目標全力以赴,終必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