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有甘有苦才是人生
人生有苦惱也有喜悅,人生的甘與苦是相對的,也是參半的。不過一般的感覺,苦總比甘多。嬰兒落地就只有哭聲沒有笑聲。人的臉型,如果仔細觀察一下,一對眉毛、眼睛,一只直挺的鼻子,再加上一張口,不就像一個「苦」字?人好像生下來就是要受難的。然而,我們也不必那麼悲觀,因為本來的「苦」,如果我們有心、用心去改善它,努力奮鬥、創造績效,也終究會「苦盡甘來」,這是「一分耕耘、一分收穫」,「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」的道理,也就是「苦難乃幸福之門」的最佳詮釋。
人性對於甘苦的感受,似乎是很奇特的。往往「共苦易、同甘難」。歷史上實例也不少,如越王勾踐、漢王劉邦、明王朱元璋等,在得到江山之後,都是大殺功臣,而這些功臣卻是曾經拼死拼活跟著他們打天下的。唯獨到了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、創立民國,才能真正發揮了同志愛,因之,中山先生所言:「安危他日終須仗,甘苦來時要共嘗」,也一直為後世傳為美談。
經國先生對於「苦」字,似乎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感受。當他貴為總統時,還說過:「世界上很少像我這麼苦的人!」事實上也是如此,他一生根本談不上任何享受,他對國家具有崇高的使命感,所以他說:「要能苦民之苦,樂民之樂。」這種心境與宋朝大儒范仲淹所言: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」似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因此經國先生是以他自己的「苦」,辛苦的耕耘,來換取我們國人的幸福安康。
人生有苦難,但苦難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沒有改善「苦」的決心和勇氣,也唯有經過「苦」的人,才能真正體會到甘的滋味。
【每日一得】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」,沒有艱苦的耕耘,怎麼會有豐盛的收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