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淺談修行
    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」,萬事萬物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,人的第一個老師,是照護他的父母、爺爺、奶奶、兄姊或保母,之後就是學校、師長、工作夥伴所以容易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。長大後養成了自己的習性後,就要以天地良心為師,只要言行不違背良心,自然就少做錯事,秉持真誠良善的心往往可避災解危。
常聽人說「人生就是一個修行的道場」,在家裡或出社會遇到的種種,都是有一定的因緣才會相遇,所以我們要善待每個遇見的人,有人對你絕對的好,也可能有人處處找你的碴,這個人可能是你前世曾虧欠於他,冤親宜解不宜結,累世的債務可以透過對人好、做奉獻來盡量彌補。
中國人講究中庸,為人勿求太滿,要留餘地;事情不要做絕,要留一點後路;才能不要太顯露,留得以後發揮,但要精益求精、剛柔並進,莫在群體中強出頭。人無法修好身心最大的障礙是:只想問別人,不問自己。如果能先問自己「付出了嗎?」 再去問別人;凡事不能只想要求別人,而要往內懂得自省,這樣才能看清事情真相,否則道聽塗說、虛實莫辯,容易讓人誤判事情的真相與影響力。
有人一遇困難就退縮,有人卻越挫越勇,太平順的路沒有成就感,反而是艱難的路能平安通過會倍感欣慰。事情能否否極泰來,在於一個人的毅力與堅持,當人遇到危難時,常須憑藉著堅強的毅力來化解危機、解除困境,重見撥雲見日的光明,堅持的力量足以產生無比的勇氣,相對的毫無信心當然就無法扭轉成敗了。
成熟的人能以他人立場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常常內省自疚、不談他人是非造口業,大度大氣有容人的雅量才心安,如能不貪不求就可保平安。
【每日一得】修行是無止境的功課,要常自勉自勵,精益求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