擇善固執,突破困境
人生在世, 若事業遭遇重重困境,此時切勿束手無策,導致坐以待斃。應該積極尋求好機會,並且採取「擇善固執」的態度,加上貫徹始終的實踐行動,才能突破困境,掌握成功的契機。
上述「擇善固執」為中國成語,出自於「中庸」,其本意為選擇善道而堅定執守,在此介紹一個真實案例,以說明其重要性。話說格魯夫出生於一九三六年,父母為匈牙利的猶太人,在其二十歲時,因蘇聯入侵其國家,被迫逃難至美國,當他初至美國,不會說一句英語,且口袋只有二十美元。他靠著當餐廳侍者,不僅自學英語,且支付學費,最終獲得加州大學的博士學位。在格魯夫三十二歲時,他進入英特爾公司擔任研究開發主管,因傑出的工作表現,使他在四十歲時,便已晉升為公司的執行長。
英特爾把自己定位為一家記憶體公司,因市場競爭關係,受到日本的同業削價競爭,導致英特爾連續六個季度出現虧損,使格魯夫心情凝重,於是找公司總裁摩爾,雙方討論如何能突破公司的困境?此時格魯夫問總裁說:「如果我們都下台,選出新總裁和執行長,你認為他們會採取什麼行動呢?」摩爾略為思考後答道:「他們會放棄記憶體的生意。」
格魯夫點頭表示認同,更進一步建議總裁說做就做,且克服層層內外壓力,堅守「擇善固執」的觀念,停止記憶體生產,並把「微處理器」作為公司新的生產重心。到了一九九二年時,由於微處理器的巨大成功,使英特爾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企業。
【每日一得】擇善固執的人,認定是對的事,必定全力以赴,以求達到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