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寬宏大量感化人
          張英康熙皇帝時期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,也是雍正時期著名宰相張廷玉的父親,他老家桐城的官邸,隔鄰家要建新房,想占據原本兩家之間的三尺巷,家人不同意,雙方爭執不下,張英的兒子寫信給他,希望當官的爸爸阻止家的霸佔,豈料張英回覆:「千里修書只為牆,讓他三尺又何妨?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」四句。
張英家人收到回信,明白其中含義,主動讓出三尺空地。家見狀,深受感動,也主動讓出三尺基地,於是留出六尺巷。原本是一件土地紛爭卻因為張英的肚量感動鄰居,有些人其實都只是為了爭一口氣,如果對方禮讓,往往自己也會謙讓,若能尊重別人,往往別人更加尊重你。
「六尺巷」的典故因而成為一段歷史佳話,這條巷也成為有故事的旅遊景點,全長100公尺、寬2公尺,建成於清朝康熙年間,巷道兩端立石牌坊,牌坊上刻著「禮讓」二字,表示中國是禮儀之邦。
在外國也有異曲同工的例子,有戶牧羊之家,新搬來的鄰居家養了兇悍的獵犬,連著咬死他家的幾隻羊,氣得一狀告到法院,法官教他只要選一隻可愛的羊送給鄰居就好了,牧羊人回家照辦,果然因為鄰居小孩很喜歡這隻羊,為了保護這隻小羊,他們就把獵犬關好不會再來咬他家的羊了,一個溫馨的動作不僅化解雙方的嫌隙,也建立了好感情,真是雙贏的好結局啊!
世間人多愛佔便宜,偏偏別人不肯讓他而引起紛爭,對人慷慨的人反而別人對他更大方,不講理的人,可能因為對方的寬宏而大量自慚形穢。
【每日一得】錢財乃身外之物,撙節使用無需太計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