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因為可惜才要捨棄
「斷捨離」這句話是山下英子女士所登錄的商標。她將學生時代所學的:「斷」斷絕不需要之物,「捨」捨棄堆積的不需物,「離」離去物的執著,應用在物品的收拾上。
「可惜」的觀念,過輕鬆、快適的生活與人生,為「斷捨離」的目的,亦即不等於通常所說的整理整頓與收拾。
還可以用的物品糟蹋掉,日本人常說「可惜!」(もったいない)。的確,愛惜物品的行為非常可貴。但是日本一年的食品廢棄量大約是全部消費量的三成,重量達2531萬噸。其中賣剩的和
吃剩的,本來還可以吃的「食品損耗」(loss)約有六百萬噸。這不是「可惜」,而是「浪費」。
物質與生物同樣「活著」,即使不具生命現象,但所有物質都有功用。人類所製造的物品,如碗筷、茶杯等,各有它的功能。這種功能從廣義而言,可稱為「生命」。若物品不發揮其功能,長期收藏在某個地方,不再使用的東西唯有丟棄一途。丟棄,不是只當垃圾丟,也可給需要的人,或給予再生利用的回收者。
家裡或職場,不再使用的東西何其多。某企業的經營者,搜集公司裡沒用的東西,竟然達數輛卡車之多。而捨棄是有要領的,那就是「猶豫時就丟!」當猶豫用還是不用時,就是丟棄的好時機!
人不是物品,而是有生命、有靈性,但是長年相處陪伴的妻子(或丈夫),永遠不離不棄,從一而終,也許會失憶忘記對方的重要存在而已,但還是相互珍惜,因為夫婦本是同林鳥,大難來時,還是要相扶持,人生才圓滿。
譯自丸山敏秋著《風向》
【每日一得】當無用的物品猶豫丟還是不丟時,就丟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