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實傳達
每天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會有許多必須與他人交談、溝通的時候。「說話」人人會,但是,未必可以有好的表達方式。「沒問題,我已經告訴他了。」這是一般人在溝通後的認知。然而,事實卻未必如此。一個失敗的溝通或是說話方式,影響之大,不可不重視。
如果,話說完了,而對方僅是一知半解,那麼,僅能算是表面上有了傳達的動作。卻不可誤解成「我已經確實告知了。」相信有許多人,都是如此的在傳達訊息,以致產生了麻煩或糾紛。最終的結果,便會發展成「我說了」,「不!你沒說」如此各說各話,連青天大老爺也無法分辨誰是誰非的懸案。
宋朝儒學家楊時曾說:「言以簡為貴。」意思是說:「說話貴在簡明扼要。」猶如文章一樣,一篇冗長的文章,乍看之下好像很有內容。但,仔細一看,全無重點,不知所論為何?想想,我們是不是常常拖泥帶水的說了一大堆話,卻是完全沒有重點呢?
所以,要向對方表達些什麼?自己本身應事先實際掌握,才不會造成囫圇吞棗,雞同鴨講的窘境,如能站在對方的立場,使用容易理解的措辭,簡潔說話,最後再確認對方是否已經理解了,這才算是達成意思傳達的目的。
和家人、同事間的人際關係,都必須靠語言來傳遞。太過積極或太過消極的說話方式未必有好效果。此時,就先思考一下,該如何簡潔扼要,使人充分理解,才得以實際達成使命吧!
【每日一得】以對方聽得懂的方式說話,並確認對方已能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