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 感受與體諒
  一家人在每天的相處之下,難免會出現摩擦,這個問題源於每個人的興趣、性格、期望及觀點的不同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若能互換角色的立場,去感受對方心意和需求,並體諒對方的困難和限制,讓對方能夠瞭解到你的真誠,感受關愛尊重而感動。
小姐常忙碌於工作與家庭,使得心情煩躁不寧,有一天,她的媽媽上樓來到她的房間,叫她下樓吃飯,並隨口叨念了她一下,說房間太亂,小姐當時可能因為工作壓力太大,就忍不住對她媽媽大吼一聲:「妳少管我。」母女就此吵起來。之後,小姐感到愧疚,自己不應該對母親用不耐煩的態度發洩自己的情緒。
這樣的親子之間的摩擦,是不是也常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呢?究竟是甚麼原因,讓你對朋友和同事能輕聲細語,但和家人說話,卻口氣瞬間變差而失去耐性呢?    
追究原因,可能累積的壓力使然,因忙碌的生活使得身心壓力累積,家人就成了情緒釋放的對象。還有對家人產生更高的期望,當對方不符合你的期望時,可能會感到失望而造成情緒失控局面。且在家人面前表現出真實的情感,認定家人不會離開,就隨意發洩失控的情緒,造成情感的失和。為了相處和諧,我們可以嘗試兩種方式改善:一、勇於表達感受(口氣需變柔),平時就要常常表達愛與感謝,當情緒失控也要適時表達歉意與善意,增進彼此心間交流。二、保留個人空間,遇到壓力大、很疲憊的時候,說出自己需要有空間休息和處理自己的情緒,彼此體諒與包容,共同建立一個和諧安樂的家庭。
【每日一得】家人是生活中情感連結最緊密的人,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場去看問題,卻忽略了對方的想法與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