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育、教育、培育
通常除了在醫療或保育等特別職業的情形外,對於育兒或親子關係並不會特別進一步學習,也就是結婚生了孩子後就順理成章地變成父母親。許多人都是在不太瞭解孩子或育兒的情形下就當了父母親,在身邊沒有可提供經驗的環境下進行育兒,結果遭受重大失敗的例子也不在少數。
親子間不單是外貌上相似,內在的深處也是互相緊密連結的。現況是,即便在醫療或保育的專家之間,對此也許還沒有深入的研究吧?
只要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孩子,應該就會發現自古流傳下來的「孩子是父母親的鏡子」這句警語,從外表乃至內心深處都是確切的事實。然而或許是由於觀察力沒有發揮作用,並沒有發覺親子連結之深或是相互照映關係性,因為大多數人都深信「別人是別人,我是我,彼此不相干」。
丸山敏雄先生長年過著教師生活,通過仔細觀察自己的兩個孩子,以及為許多苦於解決家庭內問題的人的案例,為親子的關係更深層投入探討,那就是親子的「反射」「投影」現象。
父母親的所思所行,立即反射投影於孩子身上的情形,稱為「現在(當下)反射(投影)」。另外,隨著年齡的增長,孩子又重複做出父母當年所做過相同的事情稱為「過去反射(投影)」。
對於父母而言,孩子是父母親、祖先生命的延續,是值得敬畏蘊藏著無限可能性的存在。孩子並不是父母親的所有物,是神(佛、大自然)之子,是「托付」是「賦予」。但是從「誤認為是我的」那一刻起,就會發生各式各樣的錯誤。所以,父母親必需學習背負子女養育、教育、培育的責任。
譯自:倫理研究所叢書
【每日一得】用開朗和愛的思維來引導子女,是父母的重責大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