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鍛鍊思考力而活
京都市內有一條廣為人知的「哲學之道」,四季風情萬種的散步之道。明治時候在其附近住了許多文人。如東大教授樹立獨創哲學的西田幾多郎(1870~1945),常在此小徑絞著腦汁深思往來。後輩的哲學家田邊元(1885~1962),也格外喜歡在此小徑散步。
這位西田教授、自己感到羞愧的是食慾旺盛,嗜好甜食,從年輕時就果餅不離。在半世紀多的日記裡,特別在青壯年時期隨處可見戒零食的記載。「雜念、雜言、吃零食最有害。最大的勇氣是戰勝自己……」謹嚴的哲學家也難克服零食的誘惑。
不過,充分活動大腦思考是需要大量能量的,而能量必須從食物補給。一位筆者親承教誨的語言社會學教授常說:「集中心思寫作時,肚子就餓,真是沒辦法。」像西田這樣不是嗜酒,而是連冬天也流著汗思索的人,當然需要高熱量的甜食。
令人擔憂的是,現代的年輕人在意身材,以減肥為時尚,由於營養不足,常見到不動腦筋地茫然呆站街上的身影。低著頭趕潮流的也危險,隨著資訊的洪水逐流,儘是對刺激產生反應;而不思考問題,肚子也不餓,變成更加不動腦筋的惡循環。
思考力和理解力是相配的,這樣下去,許多工作會被AI奪走吧。 2018年的暢銷書,新井紀子著作《AI vs. 不會讀教科書的孩子們》裡這樣說:「累計二萬五千人的中高生為對象調查的結果,多數不會正確讀中學校教科書的文章。」
「今天日本人能力的本質,已降落到AI可以取代的程度。」記憶力不敵AI的人類,若不鍛鍊腦力就沒有未來,我們應有這樣的心理準備!
譯自:丸山敏秋著《風向》
【每日一得】若不鍛鍊思考力,就沒有未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