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棄使人不安的說話方式
被調到營業部已有一段時間的王先生,在主管的陪同下,來到客戶處拜訪並介紹新產品。王先生在進行產品介紹時,一旁的主管緊張得直冒汗,一副坐立難安的模樣。告別客戶後,才一上車,主管先做了一個深呼吸,接著開口說話了:「剛才和客戶的對話,你總是不斷的出現『應該、或許』這些不確定性的字眼,這只會讓對方充滿不信任感。如此,客人還會買嗎?你還想不想做生意啊!對自己的產品應該要很有自信的推薦給客戶吧!」
被主管罵了一頓後,王先生開始反省並回顧了當時的對話內容。他知道,因為自己的沒自信,與對公司產品知識的不足,使得自己害怕的模樣完全表現於外。
隔天,他翻出了公司產品資料,決定從現在開始,每天重複了解產品的相關內容。一定要讓自己脫胎換骨,可以獨當一面,有自信的向客戶介紹產品規格、新功能的方便性…等。不僅如此,王先生還將其他公司產品與自家公司產品的特性差異,實際使用後進行分析,將各自的特徵整理出來,可說是很踏實的學習。
一段時間過後,不論到哪裡,王先生與客戶的對應與產品介紹,已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改變了,成交數大增,也讓主管刮目相看。
「慘痛的經驗」讓王先生知道該努力的方向。也因知識的獲得而自然展現自信。現在的王先生每天神采奕奕的工作,並希望自己的經驗,也可以成為後輩的典範。
【每日一得】 應多充實自己,才能胸有成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