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人竭盡心力的服務
在任何時代,服務之有無,都將立即反映企業之繁榮、衰退。尤其在現代,顧客購買意向改變為「注重品質、種類多樣化」。因此,銷售單樣而多量的時代已成過去。
而服務之型態有「物品之服務」,以贈送獎品、摸彩、大拍賣、贈送兌換券等,想盡辦法以物品誘使提高購買意願。再則是以「金錢之服務」打折、優惠或促銷為號召。
事實上真正的服務乃是盡心盡力對待客戶。經營者的座右銘在於「服務的根源在於感恩意念」。曾參加激戰後撿回生命的田中先生一直以「死而復生」之心,對金錢、時間、勞力各方面不斤斤計較而樂意工作,不少人對其態度大為感動,因而顧客與日俱增。
也有業者說「服務就是貢獻」,服務亦是商品。除了暴力犯法事情外,甚麼都可以做。這種積極態度的行業日趨繁榮,因而顧客與日俱增。舉凡大廈清掃業、保全業、汽車代駕等等行業,不外乎是將服務範圍擴大並加以組織化。
雖然每位經營者都熱烈希望業務成長而努力因應。但是,事實上大多都因利潤無法如願提升而苦惱。就其原因,當以「忘卻感謝之心念」為其首要。商品不良、人才難留、下游顧客不講理,使自己成為欲求不滿的頑石,殊應多加反省。
忘卻感謝心念就是「忘了為人竭盡心力」所致。經營的原點在於對人貢獻心力,而利潤則依貢獻的程度而定。忘卻謙虛反省,唯利是圖,或利用員工誘來顧客而得的不當交易,都是不該有的服務。
「奪人者,恆唯人所奪」「利用他人者,恆為他人利用」這是世間的道理。應透過自己本身親為力行、率先垂範。
譯自:倫理研究所叢書
【每日一得】服務的根源在於感恩意念之執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