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壽與睡眠品質
有研究發現,高質量的睡眠可以延長一個人的壽命。睡眠好,預期壽命可延長約二年半至五年。有些人會抱怨我晚上睡不好,睡眠不足,到底一個人一天要睡多久才算足夠?傳統的觀點是一天要睡滿八小時才足夠。但最新的研究指出,成人一天七小時是最好的睡眠時間,死亡風險最低。
睡眠並不一定時間越長越好,睡眠品質才是決定的因素。睡眠是人體進行修復的重要時間。高質量的睡眠,人體的生理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,改善大腦功能,並增強免疫系統,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。如果長期一直睡不到六小時,造成睡眠不足,身體自然會發出警訊,疾病容易產生。
美國心臟病學會研究指出,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的人,要具有五種良好的生活習慣。一、每晚睡滿七小時。二、每週入睡困難不超過二次。三、每週睡眠困難不超過二次。四、不服用任何安眠藥物。五、一週至少五天睡醒時,感到獲得充足休息。具備以上五大良好習慣的人,早死的風險降低,也就是預期的壽命會延長。
雖然好的睡眠能讓人隔日充滿精神飽滿,不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一些人睡眠品質不佳,甚至有失眠現象,以下醫師提供一些解壓安眠的方法。一、固定時間就寢。睡眠規律比睡幾小時重要。二、餐後不宜馬上睡覺,建議用餐後至少一小時睡覺較合適。三、睡覺時不要蒙住頭。讓頭部保持清涼,呼吸也較順暢。四、若時間允許,可以做暖腹動作,讓腹部暖和。五、熄燈就寢,寢而不語。昏暗的環境較易入眠,開著燈容易讓人心神不寧。睡前說話也會影響睡眠。
【每日一得】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,可以讓人更長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