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虧一簣
「功虧一簣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。「簣」是指由竹或稻草等編織而成的一種盛土的竹器。古時候,當有工程進行時用。「簣」來作為搬運土石的容器。
中國的歷史書「書經」中,有一篇記載,即使是堆積一座土山,儘管已到快完成的階段了,如果僅不足最後一筐的土石而未加入,也無法使其完成。
由此,「功虧一簣」的意思是,為了達成工作使命,持續努力不懈,卻在最後一步未能堅持到底,而致功敗垂成。是在提醒我們,一點一滴的累積努力並堅持到最後的重要性。
當公司給了我們新的工作指示後,我們便該對新的工作進行周詳的計畫。對於這些計畫更需透過數次的檢討、調整、協商才得以正式執行。但是,若經長時間的安排策畫與進行,卻在最後的關鍵時刻鬆懈、過度安心,難免發生無法完成使命的遺憾。如此因為大意而招來失敗的案例,不勝枚舉。
現在,我們正致力的工作是為了什麼而做?做了之後,將帶來什麼好的影響?經常抱持這樣的意識,應該會讓我們更加湧現貫徹始終工作的意願。
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工作,應該不多。理解工作的目的,從最初到最後不斷務實的努力,才是讓工作成功達成使命的最佳方法。
「行百里者半九十」,對工作目標努力不懈的進行,當到了最後的階段時,別忘了初心,再次回首工作的意義與目的吧!當我們發現以前的辛勞,已漸漸可看到成果時,再加把勁完成工作,最終得到的成就感,將會是最有價值的禮物。
【每日一得】自始自終不鬆懈,朝向目標努力到最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