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誠信是無價之寶
自古以來誠實和信用是一體兩面,往往也是形影不離,難以分捨的,誠實是出自內心、而信用則是形諸於外的行為。
在中華民族儒家思想文化的社會中,相當重視誠信兩字。中庸記載:「為天下至誠,為人盡其信。」又說:「誠者,物之終始,不誠無物。」意思是說,唯有至誠的人,才能盡自己的本性;還有萬物的本末以誠為主,所以說不誠也就無物。只有至誠才能感應天地,因此我們常說:「精誠所致,金石為開。」
至於信用,孔子更是特別重視,他曾經說: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 」一個人不守信用,怎麼可以呢?有一次子貢問政。孔子告訴他:「足食、足兵、民信之矣。」子貢說:「必不得已而去,於斯三者何先?」孔子答稱:「去兵。」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。足見孔子把信用看得是何等重要。
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,一向把誠信做為人生座右銘,他有一句名言:「你可以愚弄某些人於永久,你也可以愚弄所有的人於一時;但是你無法愚弄所有的人於永久。」林肯一生誠信待人,尊重別人,同樣他也得到民眾的尊重及信賴。所以誠信是要對一個人的言行負責任,也就是一言九鼎行事無愧,代表一個人的品格特質。
誠實和信用是為人處世的根本,有些人受到功利主義與社會風氣的影響,好高騖遠、欺世盜名、背棄誠信原則,到處詐騙,畏苦怕難、只求享樂過安逸的生活。抱持僥倖心態,取得不當利益,違反誠信原則,可能換來牢獄之災,不可不慎。凡事樂觀進取,更要以誠信待人,說話算話才能得到別人的信賴,才能有光明前途。
【每日一得】「若無方圓,無以成規矩」,誠信乃立業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