壯世代的新思維
面對21世紀全新時代,不能僅憑生理數字就被劃定是老人!這群有能力持續追求自我實現者,生命的光環不受年齡的限制,應被稱為「壯世代」。
而這群「壯世代」,是從農業時代一路拼搏進入高科技AI時代,經歷高學歷化、工業化、全球化、證券化、數位化,搭上經濟起飛列車,憑著種種歷程,成為掌握社會三分之二財富的一群人,這一世代約700多萬人,佔全台三分之一的人口。
高齡代表智慧,智慧的寶藏來自於知道如何安排日子,考量自己還能為生命留下多少價值。吳春城博士從兒時的自閉傾向,到30歲被判定染上絕症,直至60歲,撰寫推廣新書《壯世代之春》二年多來,他向社會各界推廣「壯世代」新觀念,期望能成為台灣高齡化社會的大祝福。
壯世代掌握三分之二的財產,倘若腦袋裝著上一代思維,省吃儉用,就會形成死水經濟,年輕人沒有機會創業,經濟不動則變成逆循環,沒錢的拼命花錢,有錢的不花錢,年輕人產生被掠奪感。商家認為年長者省吃儉用不消費成為被歧視的一群;而不事生產的年輕人,雖喜歡跟上潮流卻兩手空空,無奈之餘乾脆在家裡看電視,最後變成躺平族,使經濟發展巨輪無法轉動。
長壽是恩賜,更要重視儀容儀態,當老人開始消費把錢釋放出來,年輕人就有創業就業的機會。為了賺錢就會去研究壯世代的喜好,壯世代過精彩人生就不會變成臥床族,年輕人想要賺壯世代的錢,就要欣賞他們,如此才會形成經濟的正循環。
【每日一得】高長壽、高智能、高價值,成就壯世代的第三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