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克服焦慮
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,焦慮感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,此乃源自於內在的不安與擔心。焦慮是生活前進的絆腳石,無論是面對工作壓力、人際關係的不和諧、生活的變遷及未知的未來性,焦慮都有可能悄悄而來。
其實,適度的焦慮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的挑戰,但是當焦慮情緒過於強烈或持續,那可能會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。更會使心情糾結於過去,雖然安於現在,但不易設想未來,使自己束縛自己產生不知所措之感。
避免焦慮破壞我們的身心,學習如何克服焦慮情緒,成為現代的我們必備的生活能力。首先要了解焦慮的成因何在?因為通常焦慮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及對自身能力的懷疑,可能是過去的負面經驗、外在的壓力及內在的性格特質引發的。深入了解焦慮感的根源,才能改變思維方向。走出焦慮的方法如下:
一、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就能夠正面看事情,告訴自己只要不影響生命,事情都能克服。
二、要懂得保持隨機應變能力,因為每天都面臨壓力,需具備心平氣和處理的能力。
三、要有事過境遷的觀念,千萬不要再去鑽牛角尖,想太多只會傷身心,一點好處都沒有。
四、要抱著平常心面對已發生的事情,但也要對明天有所期待,只要往前走希望都在。
五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至關重要,適當運動有助於減少焦慮情緒的反應,充分的睡眠也能減低焦慮的壓力。
「改變思維」是克服長期焦慮的關鍵,因焦慮會帶來消極又負面的想法,擾亂了原本感恩愉快的思緒,所以了解自身情緒,調整生活方式,學習放鬆技巧,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內心的平靜與自信。
【每日一得】放下沉重焦慮的心態,才能提升生活的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