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公與私的界線
有句話說「公私不分」。指的是在「公」與「私」的領域,言語行為無法區分的人。也就是事務的處理上「公」與「私」呈現曖昧的狀態,令人多所詬病。
公私不分的人,即使是在公務的場合,也會不假思索的展現在私領域一樣的作為。一般社會大眾對行徑如此的人,大多是敬而遠之,深怕受到牽連招惹是非。
「人」是有情感的動物,如未先畫好分際,而將私人的情感,帶進工作中,那麼必定造成依感情判斷是非,職場的氣氛因此惡化。這樣的職場環境,會讓員工對公司的信賴或對工作的向心力降低,最後連帶受影響的便是團隊合作的效率。
相反的,其反義詞即是「公私分明」。不管在任何時候,公與私皆可明確區分,不將其混為一談。職場上最常見的公私不分的狀況,也是最受人詬病的應該是依靠關係的升遷吧!公私不分阻礙了許多真正有能力的人。或是以公務車載家人出遊,或是要屬下處理私人事務等等,不勝枚舉。不能做好公私分明,容易觸及道德的紅線,終將惹禍上身。做好界線的劃分,才能明哲保身
從古至今,不論在哪個年代,都很難杜絕「公私不分」的惡習。雖然學校的倫理教育,也多有訓示,但,「私心」終究贏不了道德教育。
身為社會的一份子,應與周遭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雖然我們無法左右個人的行為,但可以率先以身作則,以同理心看待事物,清楚的劃清公與私的界線,必能引起共鳴,影響周邊的人,為公平盡一份心力。大家一起努力吧!
【每日一得】徹底劃分公與私的界線,落實倫理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