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必有名但要有用
在寫週記的學生時代,曾經被導師批註「不必有名,但要有用」這句話,當時寫的週記心聲可能比較功利的心態,才會被提醒,強調實際有用比名聲更重要。
在偏遠村莊中教書的老師,雖然他們未必會在更大的範圍內獲得名聲,但他們的教導卻改變了無數學生的命運。另外有很多默默無名的志工和社會工作者,雖然他們的名字不為人知,但他們的付出對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。
在高雄鹽埕區「賣夢的阿嬷」莊朱玉女阿嬷,堅持賣10元自助餐超過一甲子了,被稱為「艱苦人的守護神」,花自己的錢堅持做善事還做到傾家蕩產,卻甘之如飴,雖已過逝想必她的身影至今尚留在大多數人的心中,永遠懷念。
將「有用」放在「有名」之上,表達了對社會價值和內在成就的滿足。但「有了名也可以大用」,在一本書上看到一篇真實的故事:日本有一位社長非常尊敬弘一法師,將法師照顧得無微不至,但他並不十分了解法師,他知道大師常常到孤兒院去,孤兒院的院長名叫葉青眼,這位社長就對法師說:「老法師啊,你不要隨便給葉青眼利用啊!他可能利用你的名字做招牌,在外頭搞錢!」弘一法師聽了對社長說:「居士,我能夠有這種價值嗎?若有,被他利用也好。我能夠為這些孤兒及老人籌些錢,即使我弘一被他賣了都好!能夠被他賣多少錢,我也願意呀!」當時聽者都因大師的幽默感而笑了出來。
名望應該是德行與能力的自然結果,而當「名」與「實」一致時,這個人就可以真正為社會發揮重大的影響。
【每日一得】好名聲是有力量的工具,善加利用,可以推動變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