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中持有「空所」
丸山敏秋上午四點左右醒來後,從床上躍起,整理衣著後騎上自行車,約十幾分到達東京都立小金井公園的東門。開始步行園內一周約四、五公里。途中在運動廣場運用器具運動,再以快步健行。
他居家時候開始這個晨課已有十年。比上野公園大一點四倍的小金井公園,以櫻花馳名。內有一片雜木林,春天到時野鳥叫聲好不熱鬧。
小雨天撐著傘走,冬日天亮較晚,在稀疏的路燈微暗的園區散步,也別有一番情趣。在這時間,也會看到健行或慢跑的伙伴們,從出門到回家大約九十分鐘,這段時間就成為幸福的時刻。他自己認為是「步行禪」,但不是求萬念俱空,反而讓感性全開,不排拒五官感受到的影像、聲音、味道、感覺,專心一意的走。心情恢復清新,時而靈感閃示,時而短歌浮現,真是愉悅無比。有了趣味和歡樂是好事情,因為這是心的「空所」。「空所」,意味著與本身無關別的世界。與為了忘憂而娛樂不同。讓心悠遊於良質的趣味,遠離得失、掛慮,成為無心狀態時,能客觀看自己;本身的事也能虛心坦然的反省。
丸山敏秋曾經演講「空所」的意義時,一位聽眾這樣說:「退休以後,每天都是空所啦!」雖然笑著這樣說,卻難掩心中的寂寞。丸山先生勸他:「從有責任的工作解放後,也可以找利益他人的志工性質的工作為本業喔!」他點著頭說:「對啊!來找找看。」若要找,服務的工作多的是。當本業決定了,「空所」就會活躍起來。不知不覺的服務與趣味成為一體,每天過著快活、充實的日子。在現職工作的人們,有些忙過頭了,所以什麼是心的「空所」呢?找到了,勸君連續做三年看看。
譯自:丸山敏秋著《風向》
【每日一得】心有「空所」的人生是充實而幸福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