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多聞多見,擇善而從
     「多聞多見」才能避免孤陋寡聞,「擇善而從」則是從見聞中分辨出好壞善惡,並選擇好方法去執行。所以「多聞多見」是「量」的追求,而後者是「質」的選擇,須「質量兼備」方能圓滿達成任務。
李時珍中國明朝著名的醫藥學家,其著作《本草綱目》,對後世醫藥學研究,影響非常深遠。有一天李時珍的一位朋友找他,說他太太生病,請某醫師開藥方服用,病情卻變得更嚴重。李時珍到朋友家,給病人把脈,又打開藥方,覺得藥方沒開錯,於是檢查藥渣,發現有「虎掌」殘渣,但藥方上沒寫此藥。再看藥方有寫「漏籃子」,但藥渣中卻無,故判斷是藥鋪抓錯藥,錯把有毒的「虎掌」當成「漏籃子」,於是立即取出解毒藥,讓病人服用,方才解除危險。
回到家裡,李時珍心中放不下藥鋪配錯藥這樁事。他翻開古代的藥書《日華子本草》,書中說「漏籃子」又名「虎掌」,當下李時珍決定要修改與本草類有關的藥書之資料與文獻。
為了修改舊的相關藥書,李時珍堅持書本知識應與田野調查相結合,於是穿著草鞋,背上藥筐,帶上相關藥書和筆記本,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實地採藥草。也因他多走、多問、多見、多聞,所以將千百年來流傳在民間的藥方、偏方等十分珍貴的醫藥資產,都一一記錄下來,並做篩選及整理。終於在他六十歲時,完成了鉅著《本草綱目》,共計一百多萬個字,分成五十二卷,他博學多聞,鍥而不捨的精神實在令人非常欽佩。
【每日一得】生活中多聽多看,從中選擇好方法實行,才能圓滿完成任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