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與物之間的感應
農民精心耕耘的「農田、作物」會以豐收作為回報。機械也一樣,愛護並珍惜使用,就會好好幫你工作也不易發生故障。相反的,疏於管理的農田,收成就會不好。粗暴使用機械,它立刻就會罷工,甚至會讓你受傷。不去精心養護這些機械,也無法製作出好產品。這些都是事實。因為無論農田或是機械,他們都是有生命的。
特別是平時喜愛的物品,更會順應主人的心意而做出回應。練習書法的筆,如果珍惜使用,就會「筆隨意走,得心應手」那怕是廉價的筆,只要主人灌注情感,也會比高級、昂貴的筆好用。如同調教狗和馬一樣,筆也是能夠調教的。
將棋名家大山康晴的經驗談。他說當弟子時,等客人離開道場後,洗刷棋子成為他每天必要的工作。每天拼命洗刷棋子,剛開始只覺得是單純清除汙垢,後來才領悟到,這項工作原來與學習將棋是息息相關的。在刷棋子、擦棋盤的過程中,還漸漸培養出想成為超級棋士的雄心。
如果立志用心經營倫理,在使用物品、工具、機械時,更應該注意的事項是「欣然接受」。物品原本就是自然的,而不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,即便是花錢買回來的私有物,也全部都是「恩賜」的。在關心量的多少,質的好壞之前,首先要對賜與你的所有東西,心存感激並欣然接受。
對物品要傾注感情,精心愛護和使用。在使用物品、機械之前,輕輕低下頭並由衷的說「請多關照!」,把心意用行動表達出來。物品是為了發揮作用而存在,深入了解充分挖掘物品潛在力,透過檢視來表達對設施產品的感謝。
譯自:倫理研究所叢書
【每日一得】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使用後更要妥善收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