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樂是不老的藥方
「快樂地度日,幸福的生活」,這是大家的共同願望。然而怕老、怕病、怕死,是人們共同的恐懼。一般凡夫俗子如此,貴如王侯公爵也是一樣,就算是皇帝,既使能君臨天下,掌握一切大權,照樣怕老、怕病、怕死,而且比一般人更害怕。
在中國歷史上,最怕死、最想長生不老的,首推秦始皇,為求不老仙藥,特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前往蓬萊仙島就是現今的日本。結果,秦始皇非旦沒嚐到不老仙丹,反而短命。至於唐朝,渴望長生不老的皇帝就更多了,依據記載,唐代因服食了所謂長生仙丹而中毒喪命的,前後有五位皇帝。由這些實例,不難發現人終究還是渺小、脆弱的,畢竟人有許多看不破的心理盲點,希望善終及活得長壽。
我們平常可能會看見十八歲的老人,也會接觸到八十歲的年輕人。這中間的差別,不在外貌,而在心態,以及心態所表現出來的精、氣、神。一個對生命、對人生,都充滿著昂揚鬥志的人,自然看起來年輕而充滿了朝氣活力。同樣的,一個滿身頹廢,一臉怨恨、懶惰、退縮的人,怎麼看都令人覺得暮氣沉沉,像一個老頭的樣子。
因此我以為一個人的年輕與老,取決於三項因素,也可稱三種習慣能力:一、快樂的習慣能力:樂觀、進取、不與人比較、計較,一切做好自己。二、學習新事物的興趣習慣能力:有好奇心,活到老,學到老,永不放棄。三、愛的習慣能力:心中有慈悲心、有憐憫之心,處處能為人著想。而這三種能力當中以快樂習慣的能力為首要。
古人云:「喜樂的心是良藥,憂傷的靈使骨枯。」快樂本質是一種感覺,一份心境,保有溫柔的情懷,事事關心、事事動心,透過學習、自省的生活品質,快樂種子方能萌芽、開花。凡事心懷感激,心平氣和、樂於施捨,才能永保快樂。
【每日一得】助人為快樂之本,快樂帶來健康及好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