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人要活得更寬廣
一個人要活得多采多姿,生活更寬廣,必須走出專業領域的框架,找到自己生命可以感動的領域。你的世界有多大呢?世界越大,心胸便越大;世界越小,心胸便越小。而一個人能活得越寬廣的旅程,其見識所聞及閲歷也越深。
有一本雜誌報導一九九五年四月,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慕瑞吉米應邀來台訪問,除了專業演講、學術交流外,他卻希望有機會一賞本地野鳥。這位當代「夸克之父」果真穿著輕便服裝與布鞋,帶著望眼鏡,於大雪山森林遊樂區中,滿足他的心願。作為一個物理學家卻熱衷於賞鳥活動。甚至來台前,就已事先準備好一本台灣賞鳥圖鑑,以這種研究物理學的求知精神,來接觸大自然的神奇奧妙,如此必然帶給了他另外一個心靈感動的世界。
其實,報載他在五歲時就已迷上了賞鳥,終日愉悅於其中,至今甚至已有三千七百多種的賞鳥紀錄。因此,我們毋寧說,他是以幼年賞鳥的好奇、探索、追蹤,來踏入了物理學的領域。
賞鳥,並沒有使他失去應有的專業成就,反而帶給他心靈的震撼,及給他一個開啟神奇世界之鑰。偏頗的專業,只會塑造一個畸形化的自我,不只失去知覺的平衡,更沒有情緒的昇華。而一個只會談艱深物理學的人,不只無法與家人溝通,更無法與人閒話家常。但是,賞鳥卻使他成為一位「平凡的人。」一個人要活得寬廣,必須走出專業的領域,學習吸取不同專業的資訊。一個活得越寬廣的人,方能做一個合群性的自我。
今天科技一日千里,突飛猛進,它是集各種不同科技人才,共同的智慧結晶與工作成果。殊不知,越是專業分工的時代,就越須講求團隊的協調與搭配,才能使命必達。所以我們要不斷的精進多元化學習,讓我們活得更寬廣。
【每日一得】活得越寬廣,使自己更有人性化及合群性的素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