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行與不行在於信心

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與人言一二。」這簡單的兩句話,道盡了人的一生,不是永遠的一帆風順,而是有挫折、有苦難、有磨難,也說透了人生的孤寂與無奈。

我們一般人遇到不如意、失望、挫敗、困頓或陷入瓶頸無法突破時,總會有沮喪失意的感慨,情緒則變得十分低落,乃至於心境惡劣。這時,總覺得自己很沒用、好差勁、沒希望,好像什麼都不行,什麼都做不好、於是變得好無助、好無力,甚至好無感,自責一事無成。

假如親人、朋友為了怕他傷心受不了,而小心地服侍、照顧他,或是以憐憫同情對待他,那麼,很可能會加重他的無能感。相反的,若是換一種溫和體貼又有效的鼓勵方法,則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應。告訴他:「你可以的、你會的、你是能夠的」讓他有信心、有勇氣,不僅能淡化他的沮喪,也會令他走得更好、站得更穩,相信自己能夠去完成使命。

通常一個人在失敗中,很容易把自己的缺失蓄意膨脹,進而忽略了自己的優點及長處,認為「我什麼都不行」的自責,而腐蝕了原有的意志、能力,使他一蹶不振,成為阻礙自己前進的絆腳石。

行與不行,決定於一念之間,有時候我們會需要外力的肯定,也許旁人的一句話,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功用。因此我們親友,感到徬徨無力、沮喪失意時,務必多鼓勵、少同情,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做到,別加深他不行的無力感。

許多父母不明白「越罵越笨,越誇越能」這層道理,若能在適當的時機告訴子女「你一定可以」、「我對你有信心」,讓子女們充滿了信心,必能創造雙贏的契機。

【每日一得】「信則成, 憂則潰」,「言必行,行必果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