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  採取適當的措施

戰前的物理學家兼防災學者寺田寅彥先生曾留下這樣的一句警語:「天災是在人們遺忘時降臨的。」儘管危機意識會在災難發生時提高,但隨著時間流逝又會逐漸淡忘。基於這樣的情況,「不能忘記」也可以說是一種防災的手段。

曾居住在大澤地區的昆暉雄先生,為了將東日本大震災的教訓傳承給後代,設立了一座刻有守護生命免遭海嘯襲擊的五項慰靈碑。記載自然災害受損狀況的石碑,被稱為「自然災害傳承碑」。

紀念碑上所刻的文字,不僅能「提升防災意識」,也能作為「考慮預防災害對策」,繼承前人傳下來的經驗與知識,也可以說是防災對策。

自然災害往往是在人們遺忘時悄然來襲。正因如此,為了減少損害,平時就要做好準備措施是非常重要的。

第一項物資的準備,今天就能開始做的準備。

第二項行動的準備,從徹底想像開始。

第三項心理的準備,自然災害即使今天發生也不奇怪的意識。

地球不斷在活動。在遠古時期,喜馬拉雅山脈曾位於海底。也就是說,自古以來地球就一直在瞬息萬變。因此,地震作為地球活動的一環必然會發生的。如果平時就有「地震或颱風本來就會發生」的意識,就會激發防止災害的巧思與智慧。俗話說「一過喉嚨就忘了燙」,平常對防災的意識也可能會逐漸淡薄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能成為協助檢視各項防災準備是否有所疏漏的一個契機,就太好了。

新世月刊專輯

【每日一得】有防患措施才能減少損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