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 a better tomorrow

每日善知識

不計前嫌,成就公務

孔子曾說:「人之生也直。」意思是人在世間能幸福生存,是因為擁有正直的性格。在中國歷史上,有身居高官者,因不念舊怨,無計私情,一切行事以公為重,他們的正直作為,至今仍然傳頌千古。例如:漢朝的蕭何曹參,都堪稱是不以私害公的傑出人物,一句「蕭規曹隨」,更令後人無比欽佩。

蕭何曹參兩人,都曾擔任秦朝沛縣的小官,並響應劉邦的抗秦起義。後來蕭何成為一位運籌帷幄,使後勤補給無憂的謀士,而曹參則是身經百戰,戰功彪炳的將軍,兩人都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元勳。

在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,對開國功臣大行封賞,而以蕭何受賞食邑八仟戶為最多,引起曹參在內的戰將功臣之不滿。劉邦耳聞後,語重心長地對武將們說:「獵人打獵,擔任追補野獸獵物者,是獵狗的責任。但擬定戰略,發號追補令者,卻是獵人。而今各位雖為陣前殺敵的功臣,但蕭何卻是讓大家無後顧之憂的謀臣,其功不可沒。」此話讓武將們放下忿忿不平的心態。

後來蕭何成為宰相,盡力輔佐朝政,使全國百姓安居樂業。及至其晚年病重時,漢惠帝前往探視,並詢問他:「你以為接替未來宰相者,曹參適合嗎?」蕭何立即接答:「皇上若能用曹參為宰相,則我死而無憾。」

從上述典故,可見蕭何的正直之心,完全拋棄個人的恩怨。而曹參拜相後,推崇蕭何所訂定的漢朝律法,更對施政採用「蕭規曹隨」的模式,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美談。

【每日一得】為人處事,不計私情,以公為重,必得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