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要節約勿奢華
節約儉樸的生活,可磨練人的意志,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,使人在人生道路上,能奮勇向前行。但如果在個人生活上,奢華於吃喝玩樂,則會消磨人的意志力,不能專注於工作,導致一事無成。
中國唐朝皇帝唐太宗,不但節制自己的奢華欲望,對皇親國戚及達官貴族的奢侈風氣也採取限制措施。他下令貴族房宅、衣著服飾和交通工具等不可過於奢華,尤其是貴族的婚喪費用開支,有些貴族為了顯示其身分,而大擺排場,甚至有人想趁機大撈一筆,因此對相關之行為,皆做出具體標準的規定。並強調凡不符合規定者,必須被處罰款,另情節嚴重者,則依刑法處分。
唐太宗節制奢華,還表現在對其子女的教育方面,他告訴兒女們,吃飯要感恩農夫辛苦的耕種 ,在其晚年還多次告誡太子說:「身為君主的生活,若不注意節約而過於奢華,則將使政權岌岌可危,切記之。」
台灣在一九七○年代,蔣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時,到全國各地視察之後,發現在用餐宴會上有人過於奢華,就以政令宣導「台灣人每年餐飲開銷費,可以吃掉一條髙速公路」為題,推行「梅花餐」,先要求公務人員結婚宴不逾十桌,而平日宴客以「五菜一湯」為主,每道菜盡量使用本地食材,並且讓菜餚看起來營養、衛生又符合經濟效益,這種提倡「節約」運動,在當時政府各單位響應之下,使全國民間迅速蔚為風潮。
【每日一得】我們要提倡生活節約勿奢華,以求改善社會風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