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是經營能力的源泉
父親過世已經兩年了。如今回想都感覺到自己還是一直追逐著父親的背影。父親個性嚴厲但受到相當的敬重。回憶孩童時候的生活,時時刻刻幾乎是戰戰兢兢,特別是「遵守時間」「不欺負弱者」,這兩項被徹底地教導。
青少年時期我也曾經叛逆,然而經過學習倫理、接手生意,父親就成了我在經營事業及為人處世的行為目標。身為經營者,對父親懷有感恩。我接任社長時,父親毫不保留地交出代表權,徹底退休。之後父親從未對公司的經營多加干涉。也成為我加入倫理法人會實踐的契機。
在倫理的學習中,我實踐「最早到公司」,並從打掃、清潔開始。也為員工慶生、親手發放薪資與獎金等的實踐。在公司內部舉辦學習會,只要認為是好事,就會持續努力下去。
回顧身為經營者耕耘的這二十年,苦難中支撐我的力量就是「活力晨禮」。親身體會了「苦難是幸福之門」這句話,覺得「這是一場值得感恩的災難」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前輩致力打造被顧客需要的公司。正因為有他們的付出,才讓我們即使在創業七十一年的今天,仍能理所當然地持續工作。
社長個人的力量其實是微不足道。正因為有父母、家人,以及每位員工的支持及努力,讓員工感受到「工作環境或家庭變得更好了」。
「兒子、丈夫在公司充滿活力、精神奕奕地工作著」我會牢記在心。回報這恩情最佳的方式是:今後也將持續努力。
翻譯:倫理研究所叢書
【每日一得】以感恩的心致力於鑽研,延續先人努力的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