慶祝光復建設台灣
清朝德宗光緒二十年(西元一八九四年),中日甲午戰爭爆發,清軍節節敗退,只得在次年派李鴻章到日本,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,將台灣割讓給日本。
消息傳來,台灣同胞悲憤萬分,推舉巡撫唐錦崧為大總統,宣布自立為「台灣民主國」。在劉永福、邱逢甲等人的領導下,與日軍展開浴血戰。然而在軍備、物資都差距懸殊的情況下,台灣義勇軍終究不敵日軍,而淪為日本的殖民地。
儘管在日本統治五十年期間,日本對台灣也有部分建設,但事實上,所有建設只為了延長殖民野心,根本不是在為台灣同胞謀求幸福。到了民國二十六年,日本侵華,抗戰開始後,蔣委員長繼孫中山先生之後,重申收復台灣的決心。民國三十二年底,中、美、英三國領袖在開羅舉行會議,國民政府蔣主席正式提出收復台灣、澎湖等失土的主張,英、美一致表示贊同與支持。
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十月二十五日,台灣的受降儀式在台北舉行,聯合國決定台灣由國民政府託管。五十年的悲憤、傷痛,就在這一天十月二十五日「台灣光復節」裡,化為歡笑的淚水,重歸祖國的懷抱。
回顧台灣今日的繁榮、自由、民主,是八十年來政府勵精圖治的建設結果。光復以來在全國朝野上下血汗精力積聚之下,才有今天富庶康樂的國民生活。此時此地慶祝光復節,我們更因竭盡我們這一代的責任,全民一致奮起,面對風雨、同舟共濟,衝破難關,以光復台灣的精神、全心全力投入建設台灣、豐富台灣,唯有人人付出精神智慧,貢獻潛力潛能,自立自強,不憂不懼,完成台灣所負的時代使命,創造台灣更輝煌的歷史,成為真正的美麗寶島。
【每日一得】全民團結一致、同心同德,淬礪奮發,國泰民安。